一粒米的故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
这一课,让我更了解了我们的祖国,让我知道了这么多中国英雄的奇妙故事与中国的辉煌历史。
通过这节课我从王巍爷爷嘴中知道了中国历史来源于一粒小小的、微不足道的小米粒。从塞罕坝的第三位、第一位继承人的口中知道了中国人民是如何把一块1200多平方千米的荒地栽培成了一大片生机勃勃、绿意盎然、流水叮咚。
要知道,在以前,这里是一块荒无人烟、寸草不生、烈日当头的巨型荒地,在继承人和护林员的手下,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树林。中国科技,在不断进步,终于,我们进入了“三舰时代”,中国航天站也宣布要在10月完成制作。
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
1、理想照亮未来
今年《开学第一课》的主题是“理想照亮未来”,节目一开始就让我热血沸腾,舞台上,李大钊先生的孙子李宏塔爷爷讲述先辈的革命故事,那些用生命追求光明的理想,让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。
2、榜样的力量
最让我感动的是“时代楷模”拉齐尼一家三代守边的故事。他们用70年守护祖国边境,甚至牺牲生命,主持人问拉齐尼女儿:“爸爸变成雄鹰飞走了,你会难过吗?”她坚定回答:“我会继续守护这里!”这种传承的力量,让我眼眶湿润。
3、科技与梦想
航天员聂海胜在空间站“打太极”的画面太酷了!他展示太空厨房和锻炼设备时,弹幕全是“中国航天YYDS”,科学家们还揭秘了火星探测背后的技术突破,原来每个“星际梦想”背后都有无数人的汗水。
4、我们的责任
节目最后,奥运冠军杨倩说:“把理想变成一颗颗子弹,瞄准目标不放弃。”这句话直戳我心。作为学生,认真听课、做好每道题,就是为未来积蓄能量,看着屏幕上闪过张桂梅校长和山区孩子的笑脸,我突然觉得——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火种。
(全文共346字)
相关问题解答
1、《一粒米的故事》讲了啥?值得看吗?
这集《开学第一课》用动画+真人实验的方式,讲了一粒米从播种到餐桌的全过程,最让我震撼的是农民伯伯烈日下插秧、科学家研发耐旱稻种的画面,原来我们随手浪费的饭背后有这么多人的汗水!特别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看,能让孩子真正理解"谁知盘中餐"的意义。
2、2021年这期和往年有啥不同?
往年更多讲英雄故事,今年特别接地气!比如用"稻谷小人"动画演示生长周期,还有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的种子特写,最有趣的是节目组真的带学生去稻田里数稻穗,算出一碗饭要多少粒米——我当时也跟着数了,结果发现自己平时倒掉的剩饭够吃好几顿!
3、看完后孩子会有改变吗?
我家娃看完主动要求"明天开始盛饭少盛点",还问我:"妈妈,袁隆平爷爷是不是就是让稻子变多的超人?"节目里"光盘行动打卡"的互动环节特别有用,现在孩子吃饭前会念叨"不浪费就是帮农民伯伯省力气"。
4、适合哪个年龄段看?需要提前准备啥?
幼儿园大班到初中生都适合,低年级看动画部分就能懂,高年级可以延伸讨论粮食安全,建议准备:①一碗米饭当教具 ②手机查本地水稻种植时间 ③看完带孩子去超市认五谷杂粮,我们全家看完还玩了"闭眼摸米猜品种"的游戏!
本文来自作者[采梦]投稿,不代表冰凌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69ip.cn/wiki/202505-18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冰凌号的签约作者“采梦”
本文概览:一粒米的故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这一课,让我更了解了我们的祖国,让我知道了这么多中国英雄的奇妙故事与中国的辉煌历史。通过这节课我从王巍爷爷嘴中知道了中国历史来源于一粒小小的、微不足...
文章不错《一粒米的故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021》内容很有帮助